渡星人精选章节
图书馆的灯光总是那么温柔,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在每一本书的封面上。
常梨习惯性地走向她最爱的角落——靠窗的第三排书架旁,那里有一张被无数学生磨得发亮的木桌。
高三开学第一周,图书馆的人还不多。
常梨把厚重的教材放在桌上,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本已经翻得卷边的《城南旧事》。
这是她第十三次读这本书了,每次心情低落时,那些简单的文字总能给她力量。
"你也喜欢《城南旧事》?"
一个陌生的男声从头顶传来,常梨猛地抬头,差点撞上对方的下巴。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那个男生周围镀上一层金边,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像在发光。
他太高了,常梨不得不仰起脖子才能看清他的脸。
那是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
轮廓分明,眼睛明亮得像是盛满了星光,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让人无法抗拒的笑意。
"我……是的。"
常梨感觉自己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她立刻低下头,耳根发烫。
作为文学社最不起眼的成员,她习惯了被忽视,突如其来的关注让她手足无措。
"我是谢阳,今天刚转学过来。"
男生自然地在她对面坐下。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吗?"
常梨偷偷抬眼,发现谢阳正专注地看着她,那目光让她心跳加速。
她深吸一口气:"因为……因为城南旧事教会我们,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谢阳的眼睛亮了起来
“人生的路程就像爬山一样,看起来走了许多冤枉路,但最终都会到达山顶。我也最喜欢这句话。”
就这样,他们聊了起来。
常梨惊讶地发现,这个看起来阳光开朗的转学生竟然和她有那么多共同语言。
从《城南旧事》到村上春树,从古典音乐到独立乐队,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快六点了,图书馆要关门了。"
管理员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常梨这才惊觉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她慌忙收拾书包
“我……我得走了。”
等等,谢阳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纸,快速写下一串数字
“我的电话如果你愿意,明天可以继续聊。”
常梨接过纸条,指尖不小心碰到谢阳的手,一股电流般的触感让她迅速缩回手。
她把纸条紧紧攥在手心,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常梨躺在床上,脑海中全是谢阳笑起来时眼角的细纹和他谈论音乐时闪闪发光的眼睛。
她拿起手机,犹豫再三,还是把那个号码存了下来,备注只有一个简单的“阳"字。
接下来的几周,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图书馆见面。
谢阳会弹吉他,有时会偷偷带来,在无人的角落为常梨弹唱他写的歌。
常梨则会给谢阳看她写的诗,那些她从未给任何人看过的、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情感。
"你为什么总是独来独往?"
有一天谢阳突然问道。
常梨正在笔记本上写一首新诗,闻言笔尖一顿
"习惯了。初中时被最好的朋友背叛过,从那以后就觉得一个人更自在。"
谢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握住她的手
"不是所有人都会背叛你,常梨。"
那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也是他们第一次肢体接触。
常梨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她不敢抬头,怕谢阳看见她红得像番茄的脸。
"你呢?为什么转学?"
为了转移注意力,常梨反问道。 谢阳的表情有一瞬间的黯淡,但很快又恢复了笑容:"父母工作调动。
不过我很庆幸来了这里,不然就遇不到你了。"
常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样直白的话,只能假装整理书包来掩饰自己的慌乱。
但她没看见,谢阳望向窗外时眼中闪过的一丝愧疚。
十月的某个周五,谢阳没有来学校。
常梨一整天都心不在焉,放学后给他发了消息,却只收到简短的回复
"有点感冒,在家休息,别担心。"
周末两天,常梨度日如年。周一早上,她早早到校,在校门口等待。
当看到谢阳从出租车里走出来时,她几乎要冲过去,却在看清他的样子后停住了脚步。
谢阳瘦了一圈,脸色苍白得像纸,走路时微微佝偻着背,完全不像平时那个活力四射的少年。
"谢阳!"
常梨终于忍不住跑上前
"你……你怎么了?"
谢阳似乎没想到会遇见她,愣了一下,随即挤出熟悉的笑容
"只是感冒而已,已经好多了。"
常梨想追问,但早自习的铃声响起,他们不得不分开。
一整天,她都忍不住偷看坐在教室另一头的谢阳。
他看起来很疲惫,有几次甚至趴在桌上睡着了,老师竟然也没有叫醒他。
放学后,常梨在楼梯口堵住了谢阳
"你到底怎么了?别骗我说是感冒,感冒不会让人一周瘦这么多。"
谢阳避开她的目光
"真的没事,可能是最近熬夜写歌太累了。"
"谢阳……"
"阿梨"
他突然认真地看着她
"有些事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请相信我,只要还能来学校,我一定会来见你。"
常梨想继续追问,但谢阳眼中恳求的神色让她不忍心再逼他。她只能点点头
"那...那你照顾好自己。"
谢阳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遵命,常小姐。"
这个亲昵的动作让常梨再次心跳加速,暂时忘记了担忧。
然而好景不长,十一月初,谢阳开始频繁请假。有时一周只来两三天,而且每次回来都看起来更虚弱。
常梨注意到他经常捂着胸口,有次甚至看到她离开教室后,谢阳从口袋里掏出药瓶快速吞下几片药。
一个雨天的午后,常梨决定跟踪谢阳。他那天又提前请假了,说是去看医生。
常梨谎称身体不舒服,也跟着请了假。 她保持着距离,跟着谢阳上了一辆公交车。
二十分钟后,他们在市中心医院站下车。常梨的心沉了下去,什么样的"小感冒"需要来这么大的医院?
谢阳轻车熟路地走向血液科,常梨躲在走廊拐角,看着他走进一间诊室。
她的心跳得厉害,手心全是汗。不知过了多久,谢阳出来了,脸色比进去时更加苍白。
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走廊的长椅上坐下,双手抱头,肩膀微微颤抖。
常梨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谢阳。"
谢阳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随即是认命般的平静
"你……都知道了?"
"我不知道"
常梨在他身边坐下,声音颤抖
"但我想知道。求你了,别再瞒着我了。"
谢阳沉默了很久,久到常梨以为他不会回答了。
最后,他轻声说
"白血病。晚期。"
五个字,像五把刀同时刺进常梨的心脏。
她感到一阵眩晕,世界仿佛在旋转
"什……什么时候的事?"
"转学前就确诊了。"
谢阳苦笑
"医生说...最多还有半年。"
常梨突然站起来,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掉
"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要假装没事?为什么要...要让我..."
"让你什么?"
谢阳也站起来,却因为动作太猛而踉跄了一下,常梨下意识扶住他。
"让我喜欢上你!"
常梨几乎是喊出来的,随即被自己的话吓了一跳,但已经收不回了。
谢阳的眼中瞬间盈满泪水,他轻轻捧起常梨的脸
"对不起...我本来只想安静地度过最后的时间。但我遇见了你,阿梨,我控制不住自己……"
常梨再也忍不住,扑进谢阳怀里痛哭起来。她能感觉到谢阳的心跳,那么微弱,那么珍贵。
"别哭"
谢阳轻抚她的后背
"至少现在,我们还在一起,不是吗?"
从那天起,常梨成了谢阳的"私人护士"。
她帮他记笔记,提醒他吃药,在他化疗后难受时陪在他身边。
谢阳的父母很感激她,但每次看到他们眼中的悲伤,常梨都感到一阵窒息。
十二月的第一场雪落下时,谢阳的状态突然好转。
他甚至能弹一会儿吉他了。那天放学后,他们去了学校天台,谢阳为常梨唱了一首新写的歌。
"这首歌叫《星陨之时》"
唱完后,谢阳轻声说"是给你的。"
常梨靠在他肩上,看着雪花飘落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因为遇见你,就像看见流星。"
谢阳的声音很轻
"短暂,但足够照亮我的整个夜空。"
常梨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敢去想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圣诞节前夕,谢阳再次住院。
这一次,常梨在帮他整理书包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出于好奇,她打开看了,随即如遭雷击。
那是一份骨髓配型报告,上面赫然写着她的名字和谢星的名字"匹配成功"的字样,但日期是在她和谢阳认识之前。
谢星是谁???
常梨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纸条。她突然想起所有不对劲的细节
谢阳第一次见面时就对她异常关注,他总是不经意间问起她的家庭和血型,他那些神秘的"医院检查"……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脑海中形成。她悄悄离开病房,直奔医院的血液科。
"请问谢星的主治医生在吗?"
她试探性地问护士台。 护士抬头看了她一眼
"你是?"
"我是...他哥哥的同学。"
常梨声音发抖。
"哦,谢阳啊。"
护士显然认识他
"李医生在3号诊室,不过他正在看病人。"
常梨在诊室外等了半小时,终于见到了李医生。当她表明来意后,李医生叹了口气
"谢阳都告诉你了?"
"不,我自己发现的。"
常梨直视医生的眼睛
"请告诉我真相,谢星是谁?谢阳真的生病了吗?"
李医生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跟我来。"
在医生办公室,常梨看到了谢星的照片——一个和谢阳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男孩,只是更加瘦弱,头发因化疗而稀疏。
"谢星是谢阳的双胞胎弟弟,三年前确诊白血病。"
李医生解释道
"谢阳一直在为他寻找骨髓配型,但家人都不匹配。三个月前,我们在骨髓库中发现了你的资料,但你未成年,需要监护人同意。"
常梨想起去年学校组织的那次骨髓捐献宣传活动,她确实登记过。
"所以...谢阳接近我,是为了……"
她的声音哽咽了。
"一开始是的。"
李医生点头
"但后来他告诉我,他是真的喜欢上你了。他很痛苦,不知道该如何向你坦白。"
常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谢阳病房的。推开门时,谢阳正焦急地翻找着什么,看到她手中的纸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阿梨,我可以解释……"
"解释什么?"
常梨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解释你如何有计划地接近我?解释你如何利用我的感情?解释你那些关于死亡的谎言?"
谢阳从病床上下来,跪在她面前
"一开始确实是这样。但我发誓,后来的一切都是真的!我喜欢上你了,阿梨,这不在计划之中..."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为什么要假装生病?"
常梨终于崩溃地哭喊出来。
"因为我害怕!"
谢阳也哭了
"我怕你知道真相后会拒绝捐献,而我弟弟...他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我知道这很自私,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死..."
常梨后退几步,靠在墙上才不至于跌倒。她想起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担忧和眼泪,想起那些因为以为谢阳将死而更加珍贵的每一刻,想起她在星空下许下的愿他康复的愿望。
"我需要时间。"
最终,她只说出这一句话,然后转身离开了病房。
接下来的三天,常梨没有去医院。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到没有眼泪。
她恨谢阳的欺骗,却又无法忘记他们之间那些真实的瞬间。
更让她痛苦的是,她无法对谢星见死不救——那个她从未谋面却与谢阳有着相同面孔的男孩。
第四天早晨,常梨出现在医院。她直接去了李医生的办公室,签署了骨髓捐献同意书。
手术定在一周后。这期间,她避开了谢阳所有的电话和短信。
直到手术前一天,她在医院花园里遇到了他。
谢阳看起来憔悴不堪,眼睛布满血丝。看到常梨,他像是被定住了一般,不敢上前。
"我弟弟明天手术。"
最终,他轻声说。
"我知道。"
常梨回答
"我会来的。"
"谢谢你,阿梨。"
谢阳的眼泪落下来
"我知道我没有资格请求你的原谅..."
"我不原谅你。"
常梨打断他
"但我也不会因为恨你而让一个无辜的人死去。"
谢阳点点头,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回答
"我明白。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离开。你和谢星...都值得更好的生活。"
手术很顺利。常梨的骨髓被成功移植到谢星体内。
但命运似乎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术后第三周,谢星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最终没能挺过来。
谢阳在弟弟葬礼后离开了这座城市,只给常梨留下一封信和一条星星项链。
"亲爱的阿梨: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在远方了。我没有资格请求你的原谅,但请允许我说声谢谢。
谢谢你给了我弟弟希望,也谢谢你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项链是我用第一份打工钱买的,本想作为你的生日礼物。
现在它只代表一个罪人的忏悔和感激。 愿你的人生如星光般璀璨,而我会永远在黑暗中仰望你的光芒。
永远亏欠你的, 谢阳"
常梨把项链戴在脖子上,望着窗外的星空。
那里有两颗特别亮的星星,靠得很近,就像谢阳和谢星,也像她和那段既真实又虚假的回忆。
毕业那天,常梨在整理储物柜时,发现了一张她从未见过的CD。上面用熟悉的字迹写着《星陨之时——完整版》。
她把CD放进播放器,谢阳的歌声立刻充满了空荡荡的教室。 这一次,歌曲有了完整的歌词和旋律。
在副歌部分,常梨听到了谢阳从未对她唱过的段落
"如果相遇始于谎言
为何心动如此真实
如果开始是个错误
为何结局让我心碎
星陨之时
我才明白
有些爱
注定要以谎言开始
以真相结束……"
常梨抱紧双膝,无声地流泪。
她知道,无论多少时间过去,每当听到这首歌,她都会想起那个用谎言靠近她,却给了她最真实感情的少年。
窗外,初夏的风轻轻吹过,带走了高三最后一片樱花花瓣,也带走了那个充满谎言与真心的短暂夏天。
五年后
仁和医院血液科的走廊永远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
常梨快步走过护士站,白大褂口袋里手机震动不停。她不用看也知道是主任又在催那份研究报告。
"常医生,3床病人情况不太稳定。"护士小张拦住她。
常梨点点头,拐进病房。五年前那个冬天后,她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医学中。如今27岁,已是院里最年轻的血液科主治医师。
检查完病人,她走向医生休息室,急需一杯咖啡提神。推开门,一个熟悉的背影让她手中的病历夹"啪"地掉在地上。
那人转过身来,时间仿佛静止了。
谢阳。
他比记忆中更成熟了,下颌线条更加分明,眼角有了细纹,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领口隐约可见那条星形项链。
"好久不见,常医生。"他声音有些哑,目光落在她胸前的名牌上。
常梨的手指无意识地抓紧了白大褂下摆:"你……怎么在这里?"
"体检。"谢阳晃了晃手中的检查单,"听说仁和的血液科最好,就预约了。"
常梨知道他在撒谎。仁和确实不错,但绝不是明星体检的首选。她弯腰捡起病历夹,借机平复呼吸
"体检在二楼,这是五楼医生区。"
"我迷路了。"谢阳微笑,那笑容依然能点亮整个房间,"白色迷宫一样,你们医生怎么分得清?"
常梨不得不承认,即使过了五年,这个男人依然能让她心跳加速。但记忆中的背叛与痛苦立刻涌上心头。
"我让小张带你下去。"
她按下内线电话,声音恢复了医生的专业冷静。
谢阳突然上前一步:“阿梨,我……”
"常医生,急诊电话!"护士探头进来。
常梨如蒙大赦:"失陪了。"她快步离开,却仍能感觉到谢阳的目光烙在她背上。
接下来一周,常梨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遇见谢阳的场合。直到周五早会,主任宣布新项目。
"医院要开展音乐治疗试点,需要血液科配合。"主任推了推眼镜,"正好有位歌手愿意志愿参与..."
常梨心中警铃大作。
"...谢阳先生,他在病人中很有人气。"
会议室门开了,谢阳走进来,向众人点头致意。他的目光在常梨身上停留片刻,随即移开。
"我弟弟生前最后的日子,是音乐陪伴他的。"谢阳的声音低沉,"希望能为其他患者做点什么。"
常梨握笔的手微微发抖。谢星,那个她没能救活的男孩,永远是他们之间的阴影。
散会后,她直奔洗手间,用冷水拍打发烫的脸颊。镜中的自己眼圈发红,脖子上那条星形项链在灯光下闪烁。
"你还戴着它。"
常梨猛地转身,谢阳站在门口,眼中情绪复杂。
"只是...习惯而已。"她下意识捂住项链。
谢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边缘已经泛黄:"我写了98封信,这是第99封,始终没勇气寄出。"
常梨没有接:"现在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没意义。"谢阳苦笑,"只是想告诉你,这五年我每一天都在后悔。"
"音乐治疗的事,我会让王医生负责。"常梨绕过他,"我们之间只有医患关系,谢先生。"
然而命运总有它的安排。王医生突发阑尾炎,音乐治疗项目落在了常梨头上。
第一次活动日,谢阳带着吉他来到儿童血液科。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大多是谢阳的粉丝。常梨站在角落,看着他温柔地教一个小女孩弹和弦。
活动结束后,谢阳叫住她:"能借一步说话吗?"
他们来到医院天台,五年前他曾在这里为她唱歌。暮色四合,城市灯火渐亮。
"我看了你的论文。"谢阳突然说,"关于骨髓移植后心理干预的那篇。"
常梨惊讶地挑眉:"你懂医学论文?"
"不懂。"谢阳轻笑,"但我查了所有能查的资料,就想离你的世界近一点。"
他从包里拿出一叠乐谱:"这些年写的歌,都与你有关。那首《星陨之时》,我重新编曲了..."
常梨接过乐谱,首页上写着《白衣星光》。她翻了几页,突然看到一页标注着"仁和医院音乐治疗项目资助人:谢阳"。
"你一直在资助这个项目?"
"三年了。"谢阳望向远方,"从知道你在这里工作开始。"
常梨胸口发紧。她想起病房里那些崭新的乐器,想起小患者们提起"神秘赞助人"时的笑脸。
"为什么?"
"因为这是你想做的事。"谢阳转向她,"而我,想成为支持你的人,哪怕远远的。"
夜风吹乱常梨的头发,也吹散了她筑起的部分心墙。
音乐治疗进行了两周,常梨发现病人们的精神状态确实改善了。
特别是9床的白血病小女孩婷婷,自从谢阳教她弹尤克里里后,化疗的痛苦似乎都减轻了。
周四晚上,常梨加班整理病历。窗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她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正打算回家,急诊电话响了。
"常医生,婷婷突发高烧,情况不好!"
常梨冲进病房,迅速检查。婷婷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血氧持续下降。
"可能是感染性休克,准备ICU!"她一边下医嘱一边联系婷婷父母,却得知他们在外地,至少要三小时才能赶到。
凌晨两点,婷婷情况暂时稳定,但需要特殊抗生素。药房缺货,最近的医药公司要一小时车程。
"我去。"常梨抓起外套。
暴雨中的城市像被水淹没。常梨的车在高速上抛锚了,她绝望地拍打方向盘。
手机铃声响起,是谢阳。
"阿梨?这么晚有事吗?"他声音带着睡意。
半小时后,一辆黑色SUV冲破雨幕停在路边。谢阳跳下车,浑身湿透:"上车!"
去医药公司的路上,谢阳车开得飞快。常梨紧握安全带,偷瞄他紧绷的侧脸。
拿到药返程时,意外发生了。一辆货车打滑,直冲他们而来。谢阳猛打方向盘,车子撞上护栏。
安全气囊弹出前,常梨看到谢阳向她扑来,用身体护住了她。
常梨只受了轻伤,谢阳却因撞击陷入昏迷。
常梨马上打电话叫同事过来,及时把药送到了医院。没有耽误婷婷的治疗。
谢阳却住进了医院,她拒绝换班,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守在谢阳的病房前。第三天夜里,她疲惫地趴在床边睡着了,感觉有人轻抚她的头发。
谢阳醒了,脸色苍白如纸,却对她微笑:"你没事就好。"
常梨的眼泪终于决堤:"你这个傻子!为什么要..."
"因为我爱你。"谢阳虚弱地说,"从未停止过。"
护士进来检查,常梨退到一旁。她看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做出了决定。
谢阳康复出院那天,常梨请了假。她开车带他来到一个地方——大学图书馆,他们初遇的地方。
阳光依旧洒在那个角落,仿佛时光从未流逝。
"我恨了你五年。"常梨轻声说,"也等了你五年。"
谢阳屏住呼吸。
常梨从包里拿出一张CD
"你的新专辑,我听了无数遍。《白衣星光》里那句'如果遗憾是成长的代价,重逢就是命运的回答'……"
谢阳握住她的手:"你愿意...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吗?"
常梨看着这个曾伤害她、又用五年默默守护她的男人,轻轻点头:"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别再装病骗我了。"她终于笑了,"我的心脏受不了第二次。"
谢阳大笑,将她拥入怀中。阳光透过书架,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光影,如同五年前那个初遇的午后。
窗外,夏花正盛,而他们的故事,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
谢阳出院后的第三周,常梨在值完夜班时收到一个牛皮纸包裹。里面是一张名为《第二次心跳》的专辑小样,封面是心电图与五线谱交织的图案。
CD机里传来熟悉的嗓音:"第一首,《查房时的第107步》。"钢琴声如点滴般落下,谢阳唱着她每天清晨的巡房路线:"转角第三床的向日葵/总在七点十五分转向东窗..."
常梨的手指悬在播放键上方——这是她从未注意过的细节。直到第七首《白细胞在跳舞》,童声合唱突然加入,她认出那是血液科小患者们的声音。
"什么时候录的?"
"音乐治疗的时候。"谢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倚在门框边,康复中的身体还有些单薄,"婷婷说要把这首歌送给总板着脸的常医生。"
常梨这才注意到专辑内页印着"特别鸣谢:仁和医院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及患儿",利润捐赠条款用加粗字体标注着"用于音乐治疗项目"。
"你偷拍我。"她指着封底照片——自己低头写病历的侧影,窗外一束阳光正好落在听诊器上。
谢阳笑着按下播放键,最后一首歌《生命体征》前奏响起:"这是根据心电监护仪的波形写的..."
市立音乐厅的镁光灯下,常梨不自在的扯着礼服裙摆。主持人声音响彻全场:"有请'星然音乐治疗基金'创始人谢阳先生与常梨博士!"
掌声中,谢阳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大屏幕播放着基金会的第一个成果:儿童血液病区的音乐教室,墙上画着星星与音符的图案。
"其实今天我有一件事要公布。"谢阳突然对着话筒说,"常医生才是这个创意的最初提出者。"
屏幕切换到她五年前的论文——《音乐干预对骨髓移植患儿疼痛感知的影响》。
记者提问环节,有人问及基金会名字的由来。常梨低头看自己锁骨间的星形项链,谢阳的声音通过音响传来:"因为最黑暗的夜空里,往往能看见最亮的星光。"
发布会后的庆功宴上,基金会首位赞助人——当年那位在车祸中打滑的货车司机——举杯致歉
"当年由于我的失误,我一直在愧疚和后怕,幸好没有影响婷婷的健康,当听说有人发起了这个基金会,我就马上报名了,想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夜深人静时,常梨在酒店露台发现谢阳对着手机哼唱新旋律。
"《药代动力学之歌》?"她念出屏幕上的歌名。
谢阳把耳机戴在她头上
"根据你昨天说的药物浓度曲线写的。"电子音效模拟着药物在血液中扩散的节奏,混着心跳般的鼓点。
"这能帮助医学生记忆。"他的呼吸拂过她耳畔,"就像你当年教会我去爱。"
五年后的基金会周年庆上,常梨抱着他们两岁的女儿揭幕新建的音乐治疗楼。小女孩胸前晃着迷你版的星形项链,咿咿呀呀地跟着谢阳的吉他哼唱。
"妈妈看!"她突然指着大厅壁画。那是幅抽象画作
医疗符号与音符缠绕成DNA双螺旋,顶端两颗星辰相互环绕。常梨在画框右下角发现一行小字:"献给季梨,我的永恒星光"。
当晚,谢阳的新歌《体温三十六度五》空降音乐榜首。
歌迷们热议其中"白大褂口袋里融化的巧克力"的甜蜜隐喻,只有常梨知道那是上周她抢救病人时忘记的情人节礼物。
临睡前,她习惯性检查谢阳肋间的疤痕。"早就好了。"他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胸口,"现在这里跳动的每一拍,都是为你创作的旋律。"
窗外,仲夏夜的星河静静流淌,而病床上婷婷送的贺卡静静躺在相框里,三个小人旁边多了个扎小辫的女孩轮廓——那是时光给予所有伤痛最温柔的答复。
更新时间:2025-04-16 16:34:42